发布时间:2023-05-05 06:10:03
内容来源:互联网
关键词汇:铜仁市疫情防控最新规定,铜仁市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消息,2022年春节期间铜仁疫情防控要求(1.16)
内容简介
一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来(返)铜人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?按照国家规定,此类人员应在当地封控区管控,原则不允许出行,如确需来(返)铜:1.一律按照“14天集中隔离+14天居家健康监测+12次核酸检测(分别在第1、2、3、4、5、7、10、13、14、16、21、28天)”的原则落实
一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来(返)铜人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?
按照国家规定,此类人员应在当地封控区管控,原则不允许出行,如确需来(返)铜:
1.一律按照“14天集中隔离+14天居家健康监测+12次核酸检测(分别在第1、2、3、4、5、7、10、13、14、16、21、28天)”的原则落实严管严控,其中在第14天解除集中隔离时实行双采双检(双采双检是指在核酸取样时,同时取受检者两处不同的样本(鼻、咽拭子)放置于同一试管中,共采集两管,然后分别送两家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),管控时间从此类人员入境或离开中高风险地区开始计算。
2.在铜无固定居住地的,须在集中隔离点落实隔离管控。
二、从有本土阳性感染者但未列入中高风险地区的地级市来(返)铜人员,应该怎么办?
按照国家规定,此类人员非必要不出行。如确需来(返)铜人员,无论有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,入铜后严格落实“三天两检”管控措施,抵铜后:
1.立即在首站地开展第1次核酸检测并同时向村(社区)报备,结果未出之前不得流动。
2.如检测结果为阴性且测温正常,在签署《“三天两检”人员疫情防控承诺书》并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,可“点对点”流动。
3.第1次核酸采样24小时后,须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“点对点”前往就近检测点开展第2次核酸检测。
4.完成采样后,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,可“点对点”流动。如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,可有序流动。
三、什么是“点对点”流动?流动范围指哪些?
“点对点”流动是指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,可以且仅限于在交通场站、工作场所、居住地或酒店、核酸检测机构之间“点对点”流动,不得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省外其他低风险地区来(返)铜人员,需要提供哪些证明?
1.需主动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无相关证明的,须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并向村(社区)报备。
2.核酸采样后在签署《省外低风险地区未能提供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证明疫情防控承诺书》并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,“点对点”前往居住地或酒店等待检测结果,期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结果未出之前不得流动。
四、来自境外来(返)铜人员需要注意什么?
1.一律按照“14天集中隔离+14天居家健康监测+12次核酸检测(分别在第1、2、3、4、5、7、10、13、14、16、21、28天,下同)”的原则进行管控,其中在第14天解除集中隔离时实行双采双检,管控时间从此类人员入境或离开中高风险地区开始计算。
2.在铜无固定居住地或不具备居家健康监测条件的,须在同一集中隔离点完成健康监测。
五、市外高风险岗位来(返)铜人员需要注意什么?
1.按照规定,陆路、航空、水运口岸接触入境人员、物品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及集中隔离点、定点医疗机构、发热门诊、交通场站等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,确需出行的须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并向所在单位报备。
2.必须主动向当地社区(乡镇)做好信息申报登记。
六、春节期间,我市交通场站、超市、餐饮场所、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怎么安排?
1.交通场站。
机场、火车站(高铁站)、长途客运站等主管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保障工作,区分疫情不同情形,制定防控方案和分类应对预案,科学谋划春运保障工作,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防护措施,重要入铜通道配置核酸采样点,避免入境和中高风险地区来铜人员在等待期间相互接触,坚决守好入铜关口。
2.公共住宿场所。
宾馆、酒店、民宿等公共住宿场所严格落实测温扫码、信息登记等工作,坚持戴口罩、“一米线”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放松,持续做好室内通风、公共区域清洁消毒等措施。如发现健康码黄码人员,及时报告属地社会防控部门做好后续跟踪管理。
3.大型商超。
商场超市、农(集)贸市场等大型商贸场所持续做好测温扫码工作,加强公共区域通风消毒、卫生清洁,加强日常防疫巡查,督促做好戴口罩、手消毒等个人防护,落实好“一米线”安全距离等防控措施,提倡非接触式结账支付。
4.餐饮场所。
餐馆、饭店、酒店等餐饮场所要坚持做好测温扫码工作,加强员工卫生管理、原料采购和加工、餐具清洗消毒、环境卫生、通风消毒、顾客服务等管理,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。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场所,需向宴会主办方或个人索要宴会报备证明和参加宴会人员14天内活动轨迹,确保没问题后方可进入就餐场所。
5.室内文化、娱乐场所。
严格落实“佩戴口罩、体温检测、通风消毒、查验健康码、查验行程码、查验疫苗接种标识码”等规定,不符合要求者不得进入,同时严格控流限流措施,落实好公共区域、设施设备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。另外,麻将馆、棋牌室、KTV、酒吧等娱乐场所暂停营业,开放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另行通知。
6.学校和托幼机构。
教育部门指导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优化调整寒假放假时间,错峰安排春季学期开学返校,做好“两节”期间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。加强对教室、食堂、宿舍、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消毒,做好食堂环境、工作人员健康监测,落实好“日报告、零报告”、因病缺勤追踪登记等制度。
7.聚集性活动。
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和活动(含培训班),弘扬节约风尚,提倡“喜事缓办、丧事简办、宴会不办”,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,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,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(村委会)报备,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。
七、春节期间,村(社区)如何加强疫情管控?
1.强化人员流动管理工作,以村(社区)为单位划分网格,认真细致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、返乡学生、入境人员、非法偷渡人员、中高风险地区、高风险岗位人员等重点人员开展摸排,建立台账,落实落细网格化管理。
2.及时发布告示,做好返回人员登记,按规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离健康监测,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,对居民小区、垃圾中转站、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,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。
猜你喜欢 换一组
热门信息